“盡管如此,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國鋼鐵業能源和環保績效水平仍存在明顯差距。”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張長富表示,目前德國蒂森鋼鐵公司噸鋼粉塵排放量為0.42千克,韓國浦項僅為0.14千克,遠優于我國企業指標。“十一五”期間我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噸鋼環保投資為25.21元,遠低于國際先進企業。目前我國仍有部分落后產能未能按時淘汰,這部分產能建成時間早、設備老化、生產規模小,環保設施技術改造難度較大,造成了污染物排放嚴重。此外,煙粉塵無組織排放嚴重,燒結脫硫設施建設質量低劣、運營維護不規范、減排效果差,審批和檢測考核體系不健全等也制約了我國鋼鐵行業環保水平的提升。
伴隨外部經濟環境惡化,鋼鐵行業效益水平大幅下降,鋼鐵行業全線處在盈虧邊緣。今年1月至4月鋼鐵業的利潤分別為13億元、10億元、2.6億元和1.5億元,呈直線下滑的狀態,產能過剩、鋼總量快速增長是導致鋼鐵行業表現低迷的主要原因。
“面對行業發展的嚴峻形勢和環境保護壓力的不斷增大,嚴格能源環保標準和總量限制、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將是未來破解行業產能過剩困境的重要途徑,節能減排將成為倒逼行業轉型發展的有效手段。”張長富認為。
今年以來,環保部先后出臺了《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關于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6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10條措施。其中,明確提出“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同時,還明確將用法律、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未來鋼鐵企業既面臨著環保壓力日益增大的挑戰,也面臨著政策倒逼帶來的機遇,作為鋼鐵企業,應該思考如何迎接挑戰和抓住機遇,而作為節能環保的專業公司則要思考如何幫助鋼鐵企業做好節能減排工作,這是雙方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張長富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