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人民大會堂內,響起幾十次掌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領域有很多新提法:“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還有“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本報記者查閱了從2000年至今的政府工作報告發現,這三處表述為首次提出。
這些兩會“新聲音”,讓機電行業及科研人員有了新期待。
智能+,數字技術進一步賦能社會。
“智能是代表一個國家關鍵基礎性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是信息化發展的高級階段。”在中科院院士、通信網絡技術專家尹浩委員看來,“智能+”這個全新提法比“互聯網+”再進一步,體現了基于數字革命的人工智能技術對社會生產的全新賦能,“以往關注的是用網絡改造和升級傳統產業,現在提出‘智能+’,綜合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將助力傳統產業煥發出更高的能效和更大的活力。”
在工業經濟由數量和規模擴張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變的關鍵期,提出“智能+”的發展理念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意義。“通過智能化手段把傳統工業生產的全鏈條要素打通,可以更好地推動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這個過程要通過工業互聯網完成。”尹浩說。
作為制造業領域的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以前最熟悉的也是“互聯網+”,聽完報告他深有感觸:“總理提到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我們也要努力用‘智能+’的思維和方法去提升效率,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真正實現報告中提出的讓全球更多用戶選擇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
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樊杰委員看來,除了對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智能+”能擔綱的重任還有很多: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的高技術產業、改善社會管理和人民生活。“智能+”強調的是技術基礎,能實現對復雜系統的高效率管理,適用于產業經濟、政府管理方式、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雖然在數字技術領域還有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需要突破,但國家高度重視,具體路徑規劃已相繼推出,相關工業企業、互聯網企業也積極跟進。下一步我們要積極推進產學研用結合、挖掘優勢補足短板,圍繞目標積極推進、確保報告提出的目標要求落地。”尹浩說。
實行“包干制”,科研人員或有更多自主權。
“報告里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作為一線科研人員,聽到‘包干制’,我也特別振奮。”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古生物學家徐星委員說。
徐星表示,基礎研究的特點是自由探索,圍繞這個目標,從管理形式上講,需要人、財、物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此次改革提出“包干制”,是對基礎研究自由探索的呼應,從科研本身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政策,道出了科研人員的心聲。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楊衛委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以前每個研究者申請科研項目時,必須提交一份財務預算,財務預算含有不同科目,每一個科目都對資金使用有一定比例要求。而采用“包干制”,在他看來,就是只提總數,根據任務完成的需要來編制預算,給科研團隊更大自主權。
此前,科研工作者待遇問題、績效工資遭遇“天花板”等問題備受詬病。“在科研事業單位,很難通過正規途徑提高核心人員待遇,希望這次改革能夠真正落地,而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一位不愿具名的科研工作者說。
確實,政策能否落地、何時落地,廣大科研工作者都很關心。
據楊衛了解,一些機構已經開展了“包干制”試點,不過只針對直接費用。實行“包干制”,首先得設立一個清晰、明確可檢驗的項目目標。“這個事情要能說得非常清楚,比如做集成電路,你的目標是做出7納米,那做出來了,目標就算實現了。”但有些項目的標的就不是那么好界定。楊衛建議,可以適時總結試點機構在實際項目運行中的經驗,再行推廣。
徐星坦言,改革要實施,還涉及到多個部門,不同部門又有不同的政策,能否系統調整是個很大的工程。“從這個層面講,落地還需要花大力氣去解決。”
加強科研倫理,也需科普教育。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林代表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認為,總理在報告中特意提到“科研倫理”和“懲戒學術不端”這兩個關鍵詞,是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很重視科研倫理建設,在我國搞科學研究不能以危害人類為基本倫理底線,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說到科研倫理,公眾很容易想到去年發生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學術界要如何捍衛科研倫理,政府部門應扮演什么角色?這些問題都引人深思。
“很多人不明白基因編輯嬰兒到底有什么危害,有人還覺得,這只是對兩個嬰兒不太公平,對其他民眾影響不大。”對此,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子和委員認為,科研倫理問題不能依照危害大小來判斷其嚴重程度,必須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或科學界共識去規約。“對科研倫理問題要零容忍,這是底線,堅決不能突破。”
他同時強調,不僅要提升科研人員的科學素養,還要加強科研倫理科普教育。
不僅是生命科學,像人工智能這樣的新興技術,也因為潛在的倫理問題,被稱為“雙刃劍”。
“如果沒有倫理道德規范和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約束,未來也會亂套。”李林說,科研倫理不能僅僅依靠科研人員的自律,過去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太明確,目前正在推進相關工作。
“三個科技熱詞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機電行業人員需get!”由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簡稱機電網)小編整理發布。如需要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關于機電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 機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