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歐洲領先的創新大國,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為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德國企業對研發創新的參與度非常高,每年貢獻的研發資金占德國研發總投入的三分之二。
德國企業
2014年歐盟產業研發投資排行榜上,德國企業占據了歐洲前六甲中的五位:大眾、戴姆勒和寶馬包攬前三,羅伯特博世和西門子則分列第五、第六位。而德國知識密集型產品與服務的出口幾十年來穩居世界前列,超過美日和其他歐盟國家,擁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
創新離不開知識與技術的交流與轉化。決定德國企業創新成就的不僅僅是其普遍的研發創新導向,德國企業在創新過程中以多種方式從外界吸納靈感、獲取推動,而高校與科研機構就是其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相關研究顯示,德國幾乎每一個進行創新行為的企業都與外部伙伴在創新過程的某個階段有所合作,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會把高校或科研機構納入其創新過程。而在正規的創新合作項目中,高校與科研機構更是成為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合作伙伴。從德國企業的研發投入上也可以很直觀地看到這一點:2012年德國企業對外的研發投入是128億歐元,達到企業內部研發投入的四分之一。
德國產學研之間的密切聯系與合作的傳統可以上溯到工業化時代,可謂是德國創新體系的一大傳統優勢,但其蓬勃發展也離不開政府的積極支持與引導。德國政府一向視企業研發創新為經濟富裕與增加就業的關鍵推動,高度評價其為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創造的價值。德國教研部、經濟部和其他部門每年推出大量面向企業的研發促進項目,其中多數把促進產學研合作列為目的,許多項目更是把產學研合作作為獲取資助的前提。
德國的國家
創新戰略“高技術戰略”也非常重視拉近經濟界與科研界之間的距離,鼓勵雙方建立合作,共同研發。高技術戰略提出了包括工業4.0在內的10項未來規劃,包含氣候/能源、健康/營養、交通、通信和安全五大領域,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就是以企業、高校與科研機構組成的創新網絡。高技術戰略還包含許多鼓勵產研合作的具體措施,如“研究型校園”就是其中之一,這一項目支持數十所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為同一個大型研究項目共同合作,目前已經有9個長期的戰略性的產學研合作項目獲得了資助,單個項目每年最多可獲200萬歐元資助,為期可長達15年。
德國產學研合作形式靈活多樣,其中最核心的兩大路徑仍是共同合作研發和訂單式研發。企業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在研究方向、性質、目的和條件等方面均有所不同,這種差異為研發合作帶來巨大的互補效應。通過這兩種途徑,德國企業還承擔了德國高校與科研機構的部分研發支出,這種來自經濟界的所謂“第三方經費”不斷增長,成為這些公共機構科研經費的重要補充,尤其是高校獲得的第三方經費在其研發總支出中的比例已近15%,這個比例在國際上也是罕見的。
不過,對德國企業的調查卻顯示,這兩種正規途徑并非其最常用的產學研合作形式。德國企業中最常見的合作形式,是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研究人員的非正式聯系,這種聯系往往是建立在私交基礎上的。進行科研合作的創新企業中,有四分之三的企業主要以這種方式進行信息交換和知識交流,而相比之下采用訂單式研發的企業還不到三分之一。這種非正規途徑粗看似乎并不符合德國公私分明的嚴謹作風,其實卻是植根在德國企業深厚的研發創新傳統基礎上的。企業的技術和管理力量來自高校的培養,經過多年的傳承和積淀,形成了企業界人才與高校、科研機構研究人員之間形式多樣、聯系廣泛的人脈網絡,為德國打造了一個快速通暢而又低成本高效率的知識技術轉化通道。
德國企業與高校之間的聯系密切,在國際上也可謂獨一無二。德國超過半數企業與高校有一定形式的合作,而這個比例在英國約為三分之一,在法國僅四分之一。
企業與高校的密切合作,催生了一些獨有的合作形式,例如企業幫助高校培養碩士和博士。德國很多有條件的企業樂于為高校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非全職工作崗位并配備指導老師,讓他們在企業的實際工作中進行畢業設計,撰寫學士、碩士、博士論文。這一合作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人才培養的范疇。學生得以在實際工作中拓展學校知識,積累實際經驗,甚而解決就業問題,而企業也往往把學生的研究工作納入自己的研發創新項目中,既可發現人才,也可收獲成果。
開放活躍、形式多樣的產學研合作,為德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創新活力,縮短了從新點子到市場成熟產品之間的距離,推動了“開放創新”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