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国产在线视频福利-91插插插网站-人禽l交视频在线播放 视频

手機版|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市場行情 » 鋼鐵鋼材市場動態 » 正文

產能過剩地圖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發布日期:2016-02-25      
  31個省區市中,哪些省份清理“僵尸企業”任務更艱巨?哪個行業面臨的出清壓力最大?
 
  雖然僅有少數省份發布了對“僵尸企業”數量的摸底調查結果,難以繪制出一份相對完整的全“僵尸企業”地圖。不過,《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通過梳理公開數據發現,相比經濟發達省市,東北老工業基地、部分資源型省份“僵尸企業”數量雖然并不突出,但面臨的出清任務更為艱巨。
 
  出清“僵尸企業”多被列入地方政府重點工作。除了一些“規定動作”,各地在清理產能過剩工作中也有立足本地的“自選動作”。

  “富省”數量多壓力小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梳理發現,從目前公布摸底調查結果的幾個省市來看,如果將“特困”、“空殼”等企業都統一劃到“僵尸企業”的范圍內,經濟發達地區的數量總體要更多一些。
 
  經濟總量排名前三的省市中,僅有山東目前公開了“僵尸企業”數據。據山東省經信委組織的摸底調 查顯示,山東共有“僵尸企業”44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7家,國企9家。其中70%以上的企業分布在輕工、紡織、建材、機械、化工等行業,也有一些 分布在煤炭、冶金、醫藥、電子等行業。不過,按照該省經信委主任錢煥濤的說法,山東范圍內的“僵尸企業”實際數量要比這個上報數據更大。
 
  在1月初召開的湖南省經濟工作會議上,湖南省經信委表示,將盡快對各行各業的“僵尸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及時處理。2016年該省將淘汰1000家以上的產能過剩企業。這從側面反映出湖南“僵尸企業”數量應該不會低于千家。
 
  據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韶春介紹,經過初步統計,安徽省內鋼鐵、煤炭等亟須化解過剩產能的“特困”企業有104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中型以上的企業共126家。
 
  遼寧省國資委的一份資料顯示,全省目前仍保留的國有“殼企業”為830戶,它們一無有效資產、二無生產經營活動、三無償債能力,只留下人員和債務包袱。
 
  重慶市表示,今年將在國企領域采取果斷措施,清理退出鋼鐵、煤炭等行業“僵尸企業”、空殼公司等200戶。
 
  “經濟大省的‘僵尸企業’數量應該是最多的,尤其是表現在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上。”工信部相關 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僵尸企業”的數量與經濟發展水平是有一定關系的,絕大多數“僵尸企業”都有特定的歷史背景,近年來經濟發展越好的地方, 去產能的問題可能就越突出。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絳認為,“僵尸企業”的行業和地域分布特點說明“僵尸企業”形成的歷史負債因素。傳統工業制造行業、商貿服務業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先行行業,因而“僵尸企業”相對比較多;廣東、天津、江蘇、上海等發達地區“僵尸企業”遺留較多,是因為這些行業和地區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先行者”,但由于當時政策不配套、改制不規范等因素,導致出現較多“僵尸企業”。
 
  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僵尸企業”數量相對較少。比如,據甘肅省官方初步統計,目前該省有113戶特困工業企業,負債共計1569億元,資產負債率達76.4%。而青海省召開的相關會議顯示,該省省屬國有企業目前有17戶困難企業面臨扭虧脫困的發展難題。
 
  但“數量”跟“比例”都不足以說明清理“僵尸”企業的任務輕重。受訪的多位專家表示,廣東、江蘇、北京、上海、重慶等省市,工業基礎好,轉型升級快,壓力并不大。真正包袱較重的還是那些老工業、資源型省份,比如東北三省、河北、內蒙古、山西,等等。
 
  A股“大塊頭”最難啃
 
  與數量相比,“僵尸企業”的體量,更能決定與之較量的難度系數。“僵尸企業”多不怕,大塊頭的“僵尸”才是最難對付的。
 
  “大僵尸”突出表現在上市公司中。數據顯示,滬深兩市近300家“僵尸企業”,占上市公司總數的10%。這些“僵尸”上市公司中,包括近200家以鋼鐵、有色、造紙、紡織、船舶、石化、機械、水泥、煤炭等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公司。
 
  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船舶、石化等行業都被列入產能過剩行業。截至2015年12月初,這幾大行業的生產價格指數(PPI)已連續40多個月呈負增長狀態,對整個工業PPI下降的貢獻占70%—80%,虧損面達80%。
 
  這些“大僵尸”所處的行業、地域,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該行業、該地域大戰“僵尸”的成敗。
 
  鋼鐵業首當其沖。近300家產能過剩上市公司中,包括山東鋼鐵、杭鋼股份、華菱鋼鐵等11家鋼企。
 
  中國聯合鋼鐵網樣本數據顯示,從2015年7月初到2015年12月底,僅包鋼股份、凌鋼股份、重慶鋼鐵、撫順特鋼等8家鋼鐵上市公司,合計獲得各類政府補貼、補助及貼息總計29.2億。其中包鋼股份在短短半年時間里,先后8次獲得財政補貼,總計18億;凌鋼股份在2015年12月25日一次性獲得政府補貼7.92億。
 
  這些鋼鐵企業活下來,靠的是政府輸血。動輒幾萬幾十萬人的企業,大小子公司數以百計,一旦口糧斷供,偌大的“僵尸”倒下,其影響不言而喻。
 
  煤炭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煤炭上市公司中,雖比鋼鐵企業總體底子要厚,但“僵尸”化趨勢加重。近日,陜西煤業、云煤能源、大同煤業和中煤能源相繼發布年報,2015年四家企業加起來預計凈虧80億元左右,只好紛紛變賣產業,斷臂求生。
 
  此外,福建水泥等水泥股、中國鋁業等有色股;岳陽林紙等造紙股、云維股份等石化股;中國船舶等船舶股,這些過剩行業里的A股“大僵尸”,都面臨著“動一發牽全身”的處置難題。

  鋼鐵煤炭壓力大
 
  鋼鐵和煤炭,成為大戰“僵尸”的當頭炮。
 
  1月4日,李克強總理在太原主持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座談會,提出鋼鐵、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尤為突出,對主動退出產能的企業給予支持,對違法經營企業和“僵尸企業”要停止續貸。
 
  1月2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在近幾年淘汰落后鋼鐵產能9000多萬噸的基礎上,再壓減粗鋼產能1至1.5億噸。
 
  鋼鐵和煤炭兩大產業的去產能,幾乎是所有省份共同面臨的問題,也是難點。對資源大省而言,更是拿命脈相拼。
 
  河北省鋼鐵產量占到全國約四分之一。河北“兩會”上,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表示,河北將研究制定 “僵尸企業”處置方案,實施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化解過剩產能三年攻堅行動,嚴格依法依規執行淘汰標準,運用差別電價、水價、環保執法等措施,以減量替代、 超量置換壓減產能,確保完成壓減煉鐵1000萬噸、煉鋼800萬噸的年度任務。
 
  山西省經濟工作會議上也明確,要加大煤炭、焦炭、冶金等特困行業過剩產能化解力度,力爭使煤炭在工業增加值中占比下降到50%以下。為改變一“煤”獨大發展現狀,山西還提出,未來5年,將著眼做好煤與非煤兩篇文章,加快發展七大非煤產業,做優做強能源產業,發展壯大裝備制造業,培育新興接替產業。
 
  內蒙古也著重整治煤炭行業的“僵尸企業”。2016年,內蒙古將促進產業兼并重組,著力推動煤炭、電力、化工、冶金、建材縱向重組聯合,禁止新上單一煤礦項目,新上電力、化工項目要與既有為落實轉化項目的煤礦重組,推動企業開展優勢產能合作。
 
  以煤炭、鋼鐵、石化等資源型產業和重化工業為支柱的東北地區,也是去煤炭、鋼鐵產能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這些地區正積極改變對煤和鋼的產業依賴,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就提出,把黑龍江礦產資源轉化為礦業經濟,對占有礦權的“僵尸企業”要加快淘汰退出。
 
  山東、河南、安徽等省份,也在“規定動作”內積極“卸”煤“消”鋼。
 
  “自選動作”高招多
 
  除了“規定動作”外,一些省市也立足本省實際,通過“自選動作”來強化出清“僵尸企業”的政策力度。
 
  河南省內的僵尸企業,主要集中在造紙、鋼鐵、煤炭等行業。1月18日,河南銀監局召開2016年河南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提出對債務規模較大、有3家以上債權銀行的風險客戶,成立債權人委員會。對于“僵尸企業”,要穩妥有序推動其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
 
  多個省份對“僵尸企業”已經不再吃偏飯。在新疆經濟工作會議上,張春賢表示,2016年新疆將 堅決制止鋼鐵、水泥等行業新增產能,即使是先進產能也要嚴格控制。通過差別電價、環保節能政策等經濟手段,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該關的企業一定要關,不 能手軟。一方面,要停止對“僵尸企業”的財政補貼和各種形式的保護,另一方面要處理好處置“僵尸企業”和保持社會穩定的關系,最大限度做好職工安置工作, 減少對社會的沖擊。
 
  一些省份還拿出專項資金用于消解“僵尸企業”的退出后遺癥。比如,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提出,湖南將淘汰1000家以上的產能過剩規模工業企業,省財政將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解決鋼鐵、煤炭行業“僵尸企業”處置的人員安置問題。
 
  一系列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在各地陸續實施。以浙江為例,通過差別電價、環保節能政策等經濟手段淘汰落后產能。去年5月,浙江省以單位用地稅收、單位用地產出、單位能耗產出等指標為核心,建立企業分類綜合評價制度,并實行差異化征稅收費。僅在不銹鋼產業聚集地余姚市河姆渡鎮,企業加收電價后,就有100多家企業因此無法維持經營,最終選擇退出。

 
分享到:0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相關市場行情
推薦市場行情
點擊排行

客服熱線:0551-69106578 業務咨詢:0551-69106578 郵箱:2268263116@qq.com

媒體合作: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在線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

玉树县| 泰和县| 德令哈市| 苗栗市| 阜康市| 陇川县| 渭南市| 水城县| 桐乡市| 青铜峡市| 翁源县| 凉城县| 葵青区| 青岛市| 黄平县| 安图县| 德江县| 台东市| 邯郸县| 泰安市| 景洪市| 五指山市| 乐平市| 新余市| 石狮市| 汕头市| 兴山县| 肥东县| 固始县| 杭州市| 武邑县| 贵定县| 柘荣县| 桑日县| 遂川县| 陈巴尔虎旗| 洛川县| 涿州市| 万盛区| 温宿县| 乾安县|